欢迎访问周口市科学技术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正文

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周口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5-03〗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来源:未知〗 〖打印本页〗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周口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 — 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3月14日        


周口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

(2016—2020年)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豫政办〔2016〕95号),为实现我市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自2006年国务院印发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全市各县(市、区)、各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联合协作,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措施扎实,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高。目前,我市科普教育、传播与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科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普资源逐步丰富,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的兴起,使科普传播能力得到增强,科普队伍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基本建立,大联合、大协作的局面已经形成,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2015年末,我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已达到3.8%,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与省政府签署的《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共建协议》确定的3.7%的工作任务,为“十三五”规划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周口崛起、富民强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还低于5.59%的全省平均水平,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主要表现在:面向农民、城镇新居民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仍然薄弱,青少年科技教育有待加强;科普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科普均衡化、精准化服务能力亟待提升;科普经费投入不足,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市场配置科普资源的作用发挥仍显不够。

  “十三五”时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的决胜时期。科学素质是决定全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持续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注入发展新动能,助力周口崛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以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为指导,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基础作用,以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普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为保障,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周口崛起富民强市作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

  到2020年, 我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6.0%。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市的科技教育与普及全面发展,社会科普工作进一步贴近大众。科普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公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更加多样化。公民的科技信息获取能力、甄别能力、运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公众运用科学技术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得到彰显,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与创新型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创新创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基础,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大力培育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客文化,进一步推动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周口“双创”示范基地,逐步构建周口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网络支撑平台。

  ——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明显提高。青少年科学创新意识普遍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决策的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和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生产和科学生活能力显著提升,逐步缩小不同群体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差异。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教育与培训体系逐步完善,科普信息化传播水平不断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普公共服务更加公平普惠,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

  ——逐步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共建、社会动员、监测评估和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群体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社会化工作格局逐步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三、重点任务

  (一)深入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全面总结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素质教育经验,构建符合科学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加强对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推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创客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互联网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面向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科技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阅历、增长社会知识。

  2.推进高中阶段的科技教育。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完善普通高中科学与技术领域课程标准,明确对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形成具有特色的高中科技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在普通高中全面开设科学教育选修课,支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互动衔接。强化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教育,鼓励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科技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教学计划,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系统提升学生科学意识和综合素养。

  3.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发挥科技馆、各类艺术馆及科普教育基地等的资源作用,开展科技学习和科普实践活动。通过组织科普专家进校园、小学生进科普营、院校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推动校内科学教育与校外科普活动结合、互动。加强各类家长学校和青少年科普阵地建设,开展科技类亲子体验活动,搭建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的新平台,提高家长特别是母亲的科学素质。

  市教育局、团市委、市科协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卫生计生委、文广旅局、林业局、农科院、气象局、妇联、周口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参与。

  (二)强化落实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强市、科教强市建设整体部署,紧密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自身需求,通过培育职业农民、实施科技兴农与科普惠农工程、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提升科普信息化,提高农民掌握和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科学素质。

  1.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教培训。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社会参与、资源共享、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逐步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考核制度,造就新型农民企业家和专业能手队伍。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各级科协农技咨询服务机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农业综合服务站(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在农业科技培训中的作用,面向农民开展科技教育培训。深入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促进农村青年创新创业。开展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和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着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女农民队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周、科普日、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春季农业技术服务等各类科普活动,切实发挥农村各类实用人才作用,大力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耕地保护、防灾减灾等科技知识和观念,传播科学的生产生活理念,反对封建迷信,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水平,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建设美丽乡村和宜居村庄。

  3.实施科技兴农与科普惠农工程。深入实施“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科技服务行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科技专家进村、科技扶贫入户”等活动。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和重点人群科普工作,推动科普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聚集,开展科普精准扶贫。

  4.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建立完善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组织为重要力量的新型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施“银会合作”、农村“双创”科普支撑工程,推行“融资+融智”、“科技+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发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示范作用,支持基层农技协、农村科普基地建设和对农村科普带头人、科普骨干的培养,为科教兴农夯实科技人才基础。开展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品牌基地建设,让科普创新、科技创业成为周口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5.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农业”,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加大对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组建科普周口云服务平台,发挥周口科普网主导作用,加大利用各类科普网络平台的村镇覆盖率。大力开展“三农”网络书屋、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素质,培养智慧农民。

  市农业局、科协牵头,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农办、市畜牧局、教育局、科技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卫生计生委、文广旅局、林业局、农科院、气象局、团市委、市妇联、周口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参与。

  (三)推进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紧紧围绕工业兴市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政策的需求,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壮大我市优秀企业家队伍。鼓励引导企业培养优秀技工,弘扬工匠精神,建设周口本土工匠队伍。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及失业人员科学就业,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生产和健康生活能力,促进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提升。

  1.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举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引导企业培养优秀技工,弘扬工匠精神,建设周口本土工匠队伍。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每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30万人次以上。

  2.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成果,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推进高级研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岗位培训、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参加跨行业、跨学科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活动。“十三五”期间每年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5万人以上。

  3.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科学素质工作。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劳务输出组织共同开展职业培训的机制,组织开展进城务工人员专题培训,将绿色发展、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心理疏导、防灾减灾等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增强其就业、工作、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每年培训农民工6万人以上。

  4.努力营造崇尚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开展“四个百万”(百万职工大培训、百万职工大献策、百万职工大练兵、百万职工大竞赛)活动,深入开展职工技能大赛、“讲理想、比贡献”、大工匠、最美青工、巾帼建功、青年岗位能手评选和青年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精神,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释放职工创新潜力,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安全监管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科技局、卫生计生委、文广旅局、环保局、农科院、气象局、团市委、市妇联、科协、周口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参与。

  (四)大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强化教育培训,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和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1. 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培训。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和长期任务,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和科学发展能力。重点培训党政领导、各级各部门科技行政管理干部、科研机构负责人和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等。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教育培训班,充分发挥各类学习载体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中的介质作用,采取外出考察学习、召开研讨会、专家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推行系统化、模块化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利用网络技术,扩大科普信息覆盖面,满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多样化学习需要。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开展各类科技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自觉地把科技创新摆在全面创新的核心位置。

  2.广泛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专题科普活动。围绕实施周口崛起方略重大部署,以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化能力为目标,采取专题研修、网络培训、举办高端科技报告会、现代科技知识讲座,组织领导干部到科普场馆、科研院所实地考察等方式,积极开展科技知识培训,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科学素质。

  3.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创建学习型机关、干部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职考察、年度考核中,突出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应充分体现其科学素质水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激励其学习科技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卫生计生委、文广旅局、林业局、气象局、团市委、市妇联、科协、周口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参与。

  (五)强力推动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推动科技教育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推进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提高为青少年等各类人群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服务能力。

  1.加强科技教育师资培训和研修。在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增加科学教育的内容,不断加强科学教师素质能力培训,培养“种子”教师,加大对科学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科技教育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幼儿园、农村和科学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中小学中骨干科技辅导员的培训并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2.进一步改进科技教育教学方法。提倡科技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推动“参与式”科技教育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在“玩科学”中学科学,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提高学生探索性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推广有利于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课程和项目,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形式和内容。研究建立符合我市青少年特点、有利于推动科学素质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体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等各类公共机构参与科技教育和培训工作。

  3.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充实科学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图书、多媒体等,并向社会提供服务。继续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网络建设,强化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科学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职业学校、青少年宫、成人文化教育机构、社区科普大学等对公众分类分层次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科学教育培训基地。

  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文广旅局、林业局、农科院、气象局、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科协、周口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参与。

  (六)大力加强社区科普益民工程

  大力提升社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层社区科普服务设施融合发展。普及节约能源、生态环保、安全健康、应急避险等方面科学知识和方法,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生活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促进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

  1.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开展科普示范社区、科普文明街道等创建活动。围绕社区居民需求,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科学知识、科学保健、科学饮食、老年病防治、家庭急救知识、家庭教育、优生优育等方面的科普知识讲座。服务社区群众,积极探索建设社区科普服务平台和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的新路径。

  2.构建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居民参与的社区科普新格局。政府各有关部门、社区居委会、基层科普组织要认真组织居民有效整合社区及周边科普资源,参与科普活动,实现资源共享。鼓励驻区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社团、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相关单位开发开放科普资源,支持和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和科普志愿者组织的作用,组织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科普活动,发挥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岗、青年文明岗、巾帼文明岗以及在社区有影响和号召力人士的带动作用,加强社区科学文化建设,助力和谐社区、美丽社区建设。

  3.加强科普场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科普功能。深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大力推进社区科普场所和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大学(市民学校)、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等阵地作用。强化社区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移动通信、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科普宣传功能。进一步加强街道科协、各级科普协会和社区科普小组等基层组织建设,充实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打造覆盖各类各年龄层次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社区科普服务体系。

  市科协、妇联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局、文广旅局、气象局、总工会、团市委、周口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参与。

  (七)推动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

  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创新科普服务模式,推进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融合,开展科技传播与普及,提升科技传播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公众对科普内容和传播的需求。

  1.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以提升科普服务效能为核心、以科普信息汇聚生产与有效利用为目标,实现科普信息汇聚、数据分析挖掘、应用服务、即时获取、精准推送、决策支持等领域创新发展。建好周口科普网站,打造“科普周口”新媒体品牌,利用好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数字科普终端等科普活动在线平台。引导相关网站增加科普内容,积极探索通过社交媒体、网络搜索、手机微信、动漫游戏、数字终端等新形式开展科普传播活动。  

  2.推动原创性科普融合创作。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科普文学、科普剧、科普音像(视频)、科普动漫等形式多样的科普作品创作。成立周口市科普创作协会并完善科普融合创作的社会动员激励机制,以作品征集、评奖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将原创科普作品通过科普网络、书刊载体推向社会。建设科普信息化资源库,开发适合多渠道全媒体传播推广的科普融合创作作品。

  3.强化科普信息的落地应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采集和挖掘公众需求数据,做好科普需求跟踪分析工作,区别地域及科普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创新科普精准化服务模式,积极参与推进科普中国乡村e站、社区e站建设,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资源送达目标人群,促进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结合,满足公众对科普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4.融合拓宽科普传播渠道。引导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利用主流传播媒介(频道、栏目)优势,在科普传播方面取得新成效。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科普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集成现有科普资源内容实现线上线下传播,积极构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移动客户端APP(应用程序)、科普大屏、网站“四位一体”的科学传播渠道。

  市科协、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教育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局、林业局、农科院、气象局、总工会、团市委等单位参与。

  (八)推动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扎实推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建成以现代科技场馆为抓手、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基地为基础、广大基层科普设施及资源为支撑、多元化投入为保障的多层次、多功能科普设施网络体系,提升展教水平和服务能力,扩大公众参与科普的途径和机会,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文化需求。

  1.实施科教惠民工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研究制定全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全力推进周口科技馆二期工程,力争将其建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文明展示窗口。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科普信息化为载体,建立完善以市实体科技馆为基础,以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虚拟现实科技馆、数字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为拓展和延伸,辐射带动基层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2.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依托现有社会设施,鼓励支持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建设具有科普教育、培训和展示等功能的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继续培育发展社区益民服务站和农村科普惠农服务站。引导并支持有条件的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机构、中小学和青少年宫利用现有场所建设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强化基层科普信息化建设,面向基层普及科普大屏,推动科普工作变革升级。加强科技场馆及基地与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对接,广泛开展科普资源和技术辐射服务。

  3.强化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进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林业、地震、气象等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发挥科普教育基地联盟作用,进一步完善开放、协同、普惠社会化科普工作机制。强化文化艺术中心、主题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植物园等科普教育功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面向观众开放研发机构、实验平台或展览馆。“十三五”期间,新建成省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左右、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0个左右。

  4.提升科普场馆的展教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对科普场馆运行的规范管理,推动科普场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高科普场馆展览和教育活动的设计策划能力。强化科普设施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普场馆网站和微平台发展。继续推动公益性科普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提高科普场馆利用效率和运作效益。

  市科协、发展改革委、科技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卫生计生委、林业局、农科院、气象局、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参与。

  (九)深入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构建完善的科普产业链,建设科普众创空间,壮大科普产业联盟,丰富科普产品和服务内容,提高科普产品品质和服务效能,弥补公共科普产品和服务的不足,促进科普事业发展。

  1.推进科普产业发展。鼓励开展科普创作研发,推动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发展。加大政府购买科普产品(服务)的力度,推动科普展览、科普图书出版、科普旅游等科普产业的发展,创新科普产品的研发、生产、传播和消费。开展科普创作和产品研发示范团队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科普产业结合的有效机制。

  2.加强科普产业市场培育。利用科普活动、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科普机构等有利条件,发挥集成效应,通过竞赛、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搭建科普创客空间,支持创客参与科普产品的创新、创造、创业。鼓励科普创作传播、研学旅游、科普展教品、科普出版等行业形成产业联盟。鼓励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科普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实现集约化发展。

  市科技局、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卫生计生委、文广旅局、安全监管局、林业局、农科院、气象局、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科协、周口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参与。

  (十)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着力提升科普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科普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

  1.加强基层科普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依托基层各类组织,动员科技特派员、科普创作协会会员、大学生村官、小学教师、气象信息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担任科普志愿者宣传员,实现乡村社区科普宣传员全覆盖。依托学校、学(协)会、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等培养根植基层的社区科普人才,发展壮大社区科普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科协、企业团委、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作用,结合职工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和各类科普活动,培养和造就企业实用科普人才。积极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利用科研院所、科技场馆、青少年宫等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及科普教育资源,着力建设和发展适应开展青少年课外科普活动需要的校外科技辅导员队伍。

  2.加快培养科普专业队伍。强化科普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大众传媒和科技社团的作用,完善我市科普专家库,建设一支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全市科普专家服务团队。

  3.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科普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推动各级各类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科普志愿者交流、培训、经验推广等工作。搭建科普志愿活动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在各类科普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规范记录科普志愿者的服务信息,建立完善科普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老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中学生、传媒从业者参与科普志愿服务。建立健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科普志愿者动员机制,发展应急科普志愿者队伍。

  市科协、科技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教育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局、林业局、文广旅局、农科院、气象局、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周口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参与。

  四、组织实施和保障

  (一)组织领导

  ——市政府负责领导《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高标准、高效率、高要求部署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多部门协同、联动,合力共举,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推动各县(市、区)、各部门认真落实《科学素质纲要》“十三五”目标要求,并签订相关目标责任书。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和本实施方案的分工安排,将有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的相关工作规划和计划,认真履行职责,落实责任;牵头单位要加强对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督查,协作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襄周口全民科学素质提升重任。

  ——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本辖区《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切实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因地制宜,制定“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和工作规划。要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为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提供保障,全面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加强对《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二)保障条件

  ——建立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统筹安排,深入推动,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我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坚持政府引导,鼓励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各级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科学素质纲要》顺利实施。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按照市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加强对科普经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经费等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果。

  (三)进度安排

  ——启动实施。2016年,推动和指导各地制定本地“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工作。做好“十三五”时期《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动员和宣传工作。

  ——深入实施。2017—2020年,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完善工作机制,组织专题调研,解决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总结评估。2020年,组织开展督查,对“十三五”期间和《科学素质纲要》印发实施以来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总结和全面评估,开展表彰奖励工作。


var cnzz_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pan id='cnzz_stat_icon_1258671073'%3E%3C/span%3E%3Cscript src='" + cnzz_protocol + "s95.cnzz.com/z_stat.php%3Fid%3D1258671073'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